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引入减轻了预制桩的重量,提供了易于操作的优点。通过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桩内浇注200毫米至300毫米直径的纤维管,可以减轻 大的桩的重量。在铸造预应力混凝土桩时,每个桩所需的预拉伸缆索在铸造床中受到所需的拉力(张力)。用于在桩中形成空隙的纤维管(如果需要的话)牢固地保持在模板工作的侧面并且用预加固的桩加固 - 拉伸的电缆连续混凝土。铸造床可以制成容纳2至5行120至150米长的桩。预应力桩在1/5设有起重吊钩个从各端的桩长度。
一般来说,长度为50倍厚度的方形预应力混凝土桩可采用单点拾取处理,厚度可达 60倍,采用两点拾取。500毫米见方或小的桩通常是铸造的实心,而高于500平方毫米的桩可以铸造有200毫米至300毫米直径的带芯孔(空隙)。由于它们的重量减轻,预应力混凝土桩比预制桩具有明显的处理优势,因此它们现在越来越受欢迎。与钢筋混凝土桩相比,预应力桩在潮汐区和港口设施中证明 扎实,其中无支撑长度的桩变得相当大。它们的承载能力很高,能够抵抗上升力和组合力矩。此外,它们可以承受极其坚硬的驱动应力,这可能远远超过传统类型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可承受的应力。
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验证/改进MDT的CFT到混凝土桩帽连接设计/分析方法,并包管这些方法对潜在设计配置的有效性。